你见过用星光写成的歌谣吗?
2025年6月21日晚上八点,在大数据学院“志青春”志愿服务文化节之“行者的歌谣”志愿之夜,一群与数据为伴的青年,卸下代码的冷静外壳,竟在舞台上编织出一曲别样的星河乐章。这场以志愿为名的青春盛宴,用精彩绝伦的节目与感人至深的故事,将泰科青年的志愿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,让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熠熠生辉。

序章:数字与诗的交响

当《我们的告白诗》的旋律在夜色中缓缓流淌,宣告着2024-2025学年泰山科技学院志愿之夜的盛大启幕。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晚会,而是一次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对话,一场志愿精神的艺术重构。大数据学院的学子们,平日里与代码、算法为伴,此刻却化身“数字时代的行吟诗人”,用最感性的语言向世界告白。他们以“智慧社区”为诗行,以“数据温度”为韵脚,将冰冷的编程语言转化为炽热的志愿宣言。舞台上的光影交织,仿佛在低语:志愿精神,既是代码里的严谨逻辑,也是行动中的温暖叙事。
第一乐章:西行壮歌——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




“青春当何为?”答案,写在西行的壮阔诗篇里。《青春向西行》以沉浸式舞台剧的形式,生动再现了计算机专业学子李壮在新疆投身西部计划,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。当马蹄般的节奏踏破沉寂,李壮的故事随旋律展开——计算机的年轻魂灵,如何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,让“云端巴扎”“共享信息平台”的字节在虚拟空间生根发芽。当大屏幕上跃出第一笔跨省交易的成功提示,当草场的羊群转危为安,台下掌声如潮,仿佛荒漠深处涌出了甘泉。


旋即,张乃祥老师醇厚的嗓音托起《无名的人》的旋律,四位主唱将奔赴西部的志愿者的故事娓娓道来。大屏上光影流转:粉笔灰簌簌落下的指尖,高原阳光灼红的年轻面庞,深宵备课灯下凝定的剪影……那些被风沙亲吻、被粉笔染白、被孤灯映照的年轻名字,瞬间化作银河,磅礴地倾泻而下,照亮了环山剧院,也照亮了每个灵魂对青春分量的诘问:何为价值?何为不朽?原来最深的足迹,常印在无人喝彩的荒原之上。
第二乐章:暖流共鸣——当科技与艺术碰撞志愿火花


志愿的形态万千,暖流在此刻共鸣。《热望如星共闪烁》以创新诗朗诵的形式,鲜活展现了志愿服务的多元维度。九组红马甲志愿者依次登场,通过“立体朗诵”配合情景演绎:阅读推广志愿者讲述乡村孩童拆开“阅读盲盒”的惊喜瞬间,泰山服务队再现石阶上的暖心微笑,科技志愿者展示代码教学时少年发光的眼神。舞台巧妙运用投影技术,当朗诵到“0和1编织云端桥梁”时,地面实时流淌数据星河;“关EYE行动”环节,灯光在空中勾勒出视力障碍儿童重见的光明世界。全体合诵“用不同光芒点亮同一片天空”时,志愿者们手持书本、法槌等道具组成星辰阵列,背景呈现673平米的乡村彩绘长卷,完成了一场志愿服务与艺术表达的完美融合。


如果把志愿行动比作音符,那么今晚的舞台就是一部恢弘的交响乐。舞台上,一个孩子面对闪烁的屏幕,稚嫩的手指在志愿者温声指引下,坚定地拖拽代码模块。台下目光如织,屏息凝神。终于,当“运行”键被坚定按下,一串动听的音符破茧而出。孩子脸庞骤然被惊喜点亮:“看!我的代码会唱歌!”最终,当稚嫩之手完整编织出《小星星》的旋律,穹顶星光应声洒落,温柔地拥抱了他骄傲的笑容——冰冷的逻辑被童真点化,顷刻有了心跳的温度。


灯光如墨晕开,独留一束清辉,系于王丽蓓老师与她的双排键。《眉飞色舞》的音符自她指尖奔涌而出,时而湍急如溪涧,时而深沉如渊谷。王丽蓓老师的演奏充满戏剧张力,指尖在黑白琴键上翻飞起舞,恰如志愿者们奔走在服务一线的身影。当乐曲挟裹着磅礴的情感直抵巅峰,整个礼堂仿佛被骤然升腾的星光托举,悬浮于浩瀚银河中央。艺术的光华与志愿的热忱在此刻交融共振,揭示着朴素却至深的道理:持久燃烧的微光,终将胜过刹那的闪电。
第三乐章:星河共舞——微光汇聚,照亮山河



舞台再次明亮,建工学子如一片跃动的赤焰,用充满力与美的肢体语言点燃了星河共舞的序曲。鼓点如心跳般骤然擂响,醒狮威武入场,古老的艺术被年轻的志愿魂灵注入全新血脉。当所有舞者肃立谢幕,那连缀成片的红色,如一片赤诚的海,翻涌着投身乡野、振兴山河的无声誓言。


舞台灯光渐亮,四位讲述者身着志愿者红马甲依次站定。三个年轻的声音,如涓滴细流,讲述着他们如何以寸心微力,试图润泽一片小小的土地。最后,指导老师沉稳的声音融入其中,汇成一股坚定的和声:“从一个人的坚持,到一群人的守望,我们笃信——”四人同声,字字清晰:“青春当有志愿,人人都是志愿者!”他们的声音在礼堂回响:“泰科志愿者始终以实际行动共同建设‘志愿者之校’,践行‘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’的青春誓言!”话音落下,全场灯光大亮,舞台上方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标语熠熠生辉。这一刻,个人的微光已汇聚成照亮时代的星河。
终章:行者无疆,歌谣永续



当终曲《亲爱的你啊》的温暖旋律如薄雾弥漫,最后一支歌舞在星河倾泻中铺展开来。无数平凡微光在此刻汇聚成炬——那是泰科学子夯实的担当,是志愿者用脚步丈量的信仰长城。每颗星辰,都源自最初那粒火种,每次燎原都始于掌心微暖。歌声中,全体志愿者缓步登台谢幕。大屏幕上,无数志愿瞬间如星河碎片般闪烁:是支教者与孩子相拥时纯粹的笑靥,是社区服务中俯身倾听的专注侧影,是奔赴西部的坚定背影消融于地平线……台上台下,往昔未来,被这深情的旋律温柔缝合。


“志愿之路永无终点,我们永远在路上!”
帷幕垂落,但泰科青年的志愿歌谣不会喑哑,它将继续在西部课堂的清朗书声里,在社区街巷俯身的背影里,在乡村振兴田野的葱茏希望里,如风不息,传唱不止。
志愿精神,薪火相传。属于他们的青春之歌,从来无需华丽舞台。当无数萤火同时亮起,长夜便有了不灭的星河——那光芒深处,是无数个“无名时刻”的叠加,在时间深处凿刻出永恒的印记。
(大数据学院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