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日,大数据学院学业导师毛瑞迪,朱凯两位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以“及早规划,大胆尝试”为主题的学业座谈指导活动。从学科竞赛,证书考试,考研规划,就业准备等几个方面,跟学生讲述了如何科学规划大学生涯,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座谈会上,毛老师首先强调了学科竞赛的重要性。她指出,参与竞赛不仅能提升专业技能,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她建议学生从大一开始关注各类竞赛信息,如学院程序设计大赛,蓝桥杯竞赛等,并鼓励大家积极联系导师或授课教师获取比赛信息,向师兄师姐获取比赛经验。“不要害怕失败,每一次尝试都是积累。”毛老师鼓励同学们勇敢迈出第一步,在实战中锻炼自己。

朱凯老师则围绕证书考试和考研规划展开分享。她提醒学生,不同专业对证书的需求不同,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优先考虑编程语言认证、软考、数据分析师等。“证书并非越多越好,而是要结合职业目标,选择含金量高、与未来方向匹配的资格认证。”针对考研,朱老师建议有意向的同学尽早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,夯实数学、英语等基础学科,同时通过科研项目或论文发表提升竞争力。“大三才准备可能来不及,大二就要开始调研和铺垫。”

在就业准备方面,两位老师一致认为,实习经历至关重要。毛老师举例说明,名企校招往往看重实践能力,“哪怕是小公司的实习,只要岗位相关,也能让你的简历脱颖而出”。朱老师补充道,学生应学会利用寒暑假积累经验,同时通过校友资源、招聘平台等拓宽信息渠道。“职场软技能如沟通表达、时间管理,同样需要在校期间刻意练习。”
互动环节中,学生们踊跃提问。一名大一新生坦言:“我对未来很迷茫,不知道该如何分配时间。”两位老师耐心解答,建议他先着眼当下,做好当前的课业,再结合专业特点制定阶段性计划。“迷茫是正常的,但行动是破解焦虑的最好方式。”有的同学也表达了自己的当前疑惑,比如在考研与工作间犹豫未定,自己的规划与家人的期望不一致等等,毛老师朱老师也以自己及同学朋友的例子,给予开导,打开同学们的心结,排解就业焦虑,相信活动之后,同学们对自己的规划会更清晰明朗,大学生活也会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地度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