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5日下午,泰山科技学院大数据学院的牟少敏老师和王树楠老师在J2-319教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以“人工智能的科普与应用”为主题的学业导师会议。本次会议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与真实案例展示,帮助学生们理解AI技术的基础原理及其在现实中的多样化应用,为他们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拓宽视野。两位老师分别从技术发展脉络与实践落地场景出发,为同学们提供了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的指导。

牟少敏老师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。他从最早的“图灵测试”讲起,提到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的突破,还举了AlphaGo下围棋、ChatGPT聊天机器人等例子,说明人工智能如何从理论变成现实。他提醒学生:“AI不是魔法,背后是数学和编程。想用好技术,先得打好基础。”
接着,王树楠老师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。她用视频和图片举例,比如医院用AI看CT片子、城市用AI管红绿灯、农民用AI预防庄稼生病。当播放AI机器人做手术的画面时,许多同学惊讶地凑近了看。她还提到学校正在做的“智慧校园”项目,比如用摄像头识别校园安全隐患、用语音助手回答学生问题,并邀请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开发:“写代码不仅能解决问题,还能让生活更方便。”

自由提问时,学生们的问题很实在。有人担心“AI会不会让程序员失业”,牟老师回答:“工具越先进,人越要学新东西,但人的创意是机器替代不了的。”还有同学问“AI犯错怎么办”,王树楠老师用训练数据的例子解释:“技术本身没有好坏,关键看人怎么用它。”
会议结束后,不少学生留下来和老师讨论。这场讲座没有复杂的术语,而是用看得见的例子和直白的对话,让计算机专业的年轻人真切感受到:人工智能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,更是能亲手创造、改变未来的工具。